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成熟,各行各业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系统和应用层出不穷,医疗卫生信息化行业也不例外。云HIS系统的产生即是云计算技术在医院信息系统领域的典型代表。
云HIS系统的出现,为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模式选择,其大幅降低的建设成本、大大缩短的实施周期、持续不断地更新升级、免维护等一系列优点都是传统模式无法比拟的。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云HIS系统的宏观发展环境进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其发展前景和速度日新月异。作为云HIS系统供应商,谁能在这个阶段占据先机,就能步步领先,成为云HIS时代的领航者。
但同时,也要清醒的看到,各云HIS系统供应商在前所未有的机遇面前,也同样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云HIS系统的落地实施效率及其资源成本控制的水平,成为影响云HIS系统供应商是否能够快速发展壮大、抓住战略机遇期的重要影响因素。

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实施是一个涵盖庞大专业知识的系统工程。在传统模式下,因为医院投入水平较高,对于系统实施过程中的基础数据收集、整理、核对、维护,各类模版资料等工作大部分均是由系统供应商负责,而用户通常会提出不少个性化需求,要求系统供应商不断修改系统,以适应医院既往的使用习惯和管理习惯。这对于系统供应商而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但在医院较高的投入水平下,两者能够达到相对的平衡。这也间接造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势,认为这部分工作理所应当地由系统供应商来承担。
在云模式下,云HIS供应商为让用户充分享受云计算技术带来的优势,他们为用户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相较传统模式而言,通常具有非常大的价格优势,使得用户的投资成本大大降低。但一方面受到根植于传统模式系统实施的思维定势影响,各医院仍然认为实施过程中的大部分工作还是需要由系统供应商来承担;另一方面由于云HIS系统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各云HIS供应商对于实施工作界定缺乏经验,且为了能够早日打造样板工程,各云HIS供应商往往会在初始阶段继续承担绝大部分实施工作,这就导致了云HIS系统供应商仍需投入大量人力和时间来进行云HIS系统的落地工作,对于医院的个性化需求同样如此。频繁的改动需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令云HIS供应商获得的收益十分有限。这就造成了云HIS运营商难以维持收支平衡,长远来看,不利于云HIS供应商的持续发展,必然导致服务价格上涨或者服务水平下降;这也不利于医院充分共享技术进步带来的优势,使得原本的双赢模式面临共输的风险。因此,云HIS系统的落地堪称云模式发展历程中的“阿喀琉斯之踵”。

想要破解云HIS落地的“阿喀琉斯之踵”,其实并不难,只需从思维层面转变对云HIS系统的实施工作分配的看法。
思维一:云HIS不仅是软件产品,更是一种系统化工具。
将云HIS看做是进行医院运营信息化管理的工具,而不是针对自身医院运营管理的具体的系统产品,则可以正确理解个性化需求问题。工具的基础即是标准化,正如微软的office是一款办公工具软件,提供标准化的文档处理功能,并不会因为个人的使用习惯而调整其具体功能。因此,对于云HIS而言,标准化也是其突出特点,理解了这点,即可充分享受标准化带来的显著的低成本便利。作为工具本身,则会不断完善优化,很多个性化需求也可能在工具优化完善中得以实现。
思维二:工具的使用依赖用户自身,工具提供者只应提供必要的使用说明文档。
对于office而言,我们可以接受微软不给我们提供安装和使用培训,即是基于上述逻辑基础。同样的,作为云HIS系统供应商而言,只需提供详尽的配置说明、培训资料和必要的技术支持,靠用户自身完成上线实施的大部分工作,才是对于上述思维的体现。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能加强用户对工具的理解程度,提高使用效果;另一方面是使得云HIS供应商能够腾出精力,钻研业务,从而为广大用户提供持续优化的工具。这样就能实现双方的共赢,推动云HIS系统的快速发展。从现实角度来看,云HIS运营商也可以根据用户需要,提供有偿的实施服务,从而满足差异化的用户需求。

通过上述思维方式的转变,即可理清云HIS系统落地过程中的实施工作分配,破解云HIS系统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从而推动云HIS又好又快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