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在海外开个诊所还真不容易,特别是周围父老乡亲不识你是哪根葱哪根蒜的时候。开个诊所,就和现在国内炒得热火朝天的创业公司没有啥不同,过中的辛酸都一样。
去年我从印度退伍回来了,在澳大利亚悉尼打算开个诊所,名字就叫巴拿马家庭诊所(是不是特酷?)。只是我刚从海外回来,而我在选定的社区里根本没一点名气,所以对我来说,当务之急是评估一下在附近和我抢地盘的家庭医生的数量和专业技术水平如何。大多数诊所覆盖的是周围方圆2-3平方英里内的社区。结果情况很不妙,和我选定的巴拿马诊所距离不到一英里的地方,就有两间大医院-一间是WestMead私立医院和一间更大规模的WestMead公立医院,除了这个,方圆3英里直径内还有7个中小型诊所。看来市场竞争已经白热化,我还有机会吗?

本人好歹也是在战场上做过军医的,当然不会这么轻易放弃。现在我要去研究一下此地的人口分布。这里是悉尼的一个郊区,有很多南亚过来的移民在这里安家。我很明白这些南亚人都希望找个来自同一个族群的医生,他们认为自己族群的人更容易理解他们。这个思维方式也适用于中国人、韩国人和其他亚裔。看来我在印度服役3年的经历,还是有些用处的。

了解这些传统偏好对于如何制定我的市场策略很关键。我还有个在印度认识的好朋友,他是来自中国的中医汤先生,在印度做了2年的义工。现在汤先生也回国了,在他老家西安开办一个中医诊所。我在印度时看过他把脉问诊,对于中国这项神技佩服得五体投地。汤先生一直致力于把中医输出国门,如果我邀请他来澳洲一起开办诊所,岂不正好?巴拿马能否成功,这一步是关键。想想看,以我的印度经历,加上汤先生的中医神技,印籍和华裔都将成为我们的潜在客户。
可惜,汤先生在国内的诊所办得红火,名气很大,暂时不能抛开一切来支持我,让我很是沮丧。汤先生看我情绪低落,提出了“云医院”的方案:他现在的诊所,据说使用一个名叫“尚医云”的云HIS系统来处理医疗信息,全部的病人资料,检验检查数据,治疗方案都通过尚医云进行管理。他推荐这个系统给我在异地同步使用,同时他派一个副手来澳洲协助我。这样虽然他不在澳洲,但一样可以在线了解我诊所病人的信息和资料,通过视频望诊,从而进行诊断。老友这样支持我,让我信心大增!

言归正传,巴拿马万事具备。下一步我就举办了一个针对南亚移民的“巴拿马亚洲风情之夜”,邀请悉尼的亚洲各国侨界大佬们过来,给他们吹吹风。我们印制了大量的宣传单,并提供免费体检券派给到场来宾。这次市场活动,让我们成功接触到超过5000个潜在客户,并在第二周吸引了超过150个家庭来到诊所。当然,我老友汤医生通过云HIS系统在线诊病,也成为了对客户极具吸引力的一个中医体验。
为了提升诊所口碑,留住病人,我们为所有看病的回头客打九折。对于新病人,我们根据其提供的电话号码注册成功后,就给予类似的折扣。这个策略为我们在接下来的2个月里,带来了超过500个新客人。

开业后不久,我们就着手在社区里逐步建立自己的口碑和威望。我们会在一些本地的社交互联网平台上和邻居们交流,例如我的医生会参加本地的“妈妈聚会”,利用这样的机会认识一些年轻的妈妈们,从而接触到附近的邻居。当我们收集了足够多的居民信息后,我们就自己举办各种聚会,例如低于10岁孩子们的聚会,或者老年居民关爱会,青少年健康讲座等等。这些活动在接下来的6个月时间里,帮助我们树立了专业的品牌形象,并吸收了数百位潜在客户。

通过上述的几个市场策略,现在巴拿马诊所在社区里已经成为一个颇具声望的诊所。我们除了和汤先生进行中医合作外,还和同一区域内其他的其他医生,例如牙科,儿科,皮肤科等专科医生合作,力图发展为一个为各个族群提供医疗服务的全科诊所。

上一篇:民营医院职业经理人大起底下一篇:云HIS助力深化医改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