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成合作当天,金山云计算 医疗项目产品——“金山医云”正式对外发布。金山医云是金山云和北大易信基于“公有云 私有云”模式推出的混合云解决方案,已首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落地。据了解,该医院也是目前国内首家将自身的CDR数据中心核心资源同步到医疗云云端的三甲医院。
此前尚没有国家重点医院与云计算企业达成这类合作的先例,而且企业做的业务多是挂号等边缘性的项目,难以真正触及医疗云的核心。王育林认为,北大人民医院将系统往金山云计算迁移,会对全国的医疗行业带来示范性影响。
据他介绍,如今的医院在信息化的问题上面临着三大问题:第一,随着内部IT资源的扩大,医院原有架构难以支撑,且成本也随之拉高,无力自建内部机房;第二,随着设备和数据的增多,医院的运算能力对于维持医疗和科研工作已经不够;而第三个、也是最大的问题在于,一所医院的内部都存在供应商服务的多个系统,信息和数据基本无法顺利地沟通。
而将医院的系统放置在云平台上,医院将从底层IT工作中解放出来,运营成本降低,且医院内部甚至以后医院之间、医院和公共卫生系统、医院和前端的个人健康产品之间的数据也将具备打通的可能性。
王育林表示,金山云杀入医疗云的原因是看重行业的未来。中国公共卫生和个人健康医疗此前基础不佳,正意味着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更重要的是,医疗云能与金山原有的产业形成深度整合。目前金山云和小米之间构建了一个云数据平台,他认为当小米的手环、血压仪、血糖仪,包括合作方做的扫描仪,在监测打通后将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
金山并不是唯一有此动作的企业。今年早些时候,阿里云与西安国际医学、东华软件达成了战略合作,共同推出智慧“云上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据了解,该机构是一家以数据驱动精准医疗、健康管理的实体医疗机构。
“其他企业做得更多的是健康云和卫生云,我们是现在唯一做医疗云本身、并把医院的核心技术迁移到云上的。”王育林称。
而在一定程度上,各家在产业链切入口上的差异是不同的企业基因造成的。金山一直专注于针对B端的服务,而阿里和腾讯则在C端积累了较高的用户认知度和优势。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由于政策的限制和医院方面的顾虑,与医院的系统达成对接虽然是整个医疗云产业链中最为核心的一环,但推进起来速度十分缓慢。相对来说,打通C端的难度倒是更小。
由于医疗市场的盘子大得令互联网 企业难以忽视,市场很早就开始了对医疗云远景的展望。不过在这个掺杂着民生和公益性质的行业,商业化的过程并不能按照预期的那样开花结果。难以变现的现实问题时时困扰着市场的开拓者,这让医疗云的推进几乎成了一场行业的集体攻坚战。如今的医疗云并不缺乏市场的集体意淫,缺的是能够落地的、独特的解决方案和一场真正的起飞。
目前三大巨头对外发布的信息,皆称希望打造开放的医疗云平台,广泛吸纳开发者资源加入有助于迅速把蛋糕做大。